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环保无铅锡膏 符合ROHS标准 工业级批量生产优选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10-29 返回列表

针对工业级批量生产中对环保无铅锡膏的需求,结合材料可靠性、工艺适配性及成本效益,以下推荐经过市场验证的核心产品,并附系统化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推荐;

 1. SAC305合金锡膏(高端可靠性场景)

代表型号:

福英达FT-SAC305:

采用96.5%Sn-3%Ag-0.5%Cu合金,熔点217℃,适配常规回流工艺。

锡粉颗粒度Type4(20-38μm),支持0.3mm微间距印刷,BGA空洞率≤5% 。

其环氧型锡胶(树脂补强)可提升焊点抗跌落性能,适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等对机械强度要求高的场景。

Alpha OM-362:

含专利合金,抗热疲劳性能优于传统SAC305。

助焊剂残留绝缘阻抗>10¹⁴Ω,通过IPC-TM-650 2.3.32电迁移测试,适合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模块等高可靠性需求。

工艺优势:

峰值温度235-245℃,液相线以上时间30-90秒,可兼容FR-4基板与铝基板。

搭配80μm厚度激光切割钢网(开口比例1:1),印刷良率达99.8%。

典型应用:

汽车电子、医疗设备、5G基站射频模块等需满足-40℃~150℃宽温循环的场景。

 2. SAC0307合金锡膏(成本敏感型场景)

 代表型号:

贺力斯HS-SAC0307:

锡粉颗粒度Type3(25-45μm),银含量仅0.3%,成本较SAC305低15-20%。

通过IPC-J-STD-004B铜镜腐蚀测试,残留物无腐蚀性,适用于家电控制板、LED照明等对成本敏感的产品 。

优特尔UT-SAC0307:

优化助焊剂活性,在氧化焊盘上的润湿时间≤1.2秒,解决波峰焊虚焊问题。

锡渣产生率<0.3%,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

工艺优化:

回流峰值温度235-240℃,需延长预热阶段至90秒以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

钢网开口建议采用椭圆形(长轴:短轴=1.2:1),减少锡膏塌陷 。

典型应用:

消费电子(手机、平板)、智能家居、LED显示屏等对成本与可靠性平衡要求高的场景。

 3. 低温无铅锡膏(热敏元件保护场景)

 代表型号:

吉田YT-628G:

采用Sn42Bi57.6Ag0.4合金,熔点138℃,支持150℃低温回流。

锡粉颗粒度中值25μm,在0.25mm焊盘上的覆盖度达95%,适合MEMS传感器、柔性PCB等热敏元件焊接。

铟泰PicoShot® NC-6M:

Type6锡粉(10-20μm)配合喷射点胶工艺,可实现230μm焊盘的高精度成型,残留物无腐蚀性,适用于半导体芯片凸块封装 。

工艺注意事项:

需氮气保护(O₂≤50ppm)以减少氧化,避免焊点脆性增加。

冷却阶段采用缓冷策略(2-4℃/s),降低内应力开裂风险。

典型应用:

可穿戴设备、医疗植入器械、柔性显示屏等对元件耐温要求严苛的场景。

 关键技术指标对比;

 型号  合金体系  颗粒度  熔点(℃)  空洞率(BGA)  活性等级  表面绝缘阻抗(Ω)  适用场景 

福英达FT-SAC305   SAC305   Type4   217 ≤5%   ROL0   >10¹⁴   汽车电子、医疗设备 

Alpha OM-362   Innolot/SAC305   Type5   217 <3%   ROL0   >10¹⁴ 军工、航天 

贺力斯HS-SAC0307   SAC0307   Type3   217 ≤8%   RMA   >10¹³   家电、LED照明 

吉田YT-628G   Sn-Bi-Ag   Type4   138 ≤10%   RMA   >10¹³   柔性PCB、MEMS传感器 

铟泰PicoShot®   NC-6M SAC305   Type6   217 未明确   ROL0   >10¹⁴ 半导体封装 

工业级批量生产工艺要点;

1. 钢网设计与印刷

开口比例:0.3mm微间距推荐1:0.9~1:1.1,厚度60-80μm。

采用激光切割+电抛光工艺,锡膏脱模率>99%。

印刷参数:刮刀速度20-30mm/s,压力4-6kg/cm²,定期清洁钢网开口防止锡粉堵塞(建议每2小时一次)。

2. 回流曲线优化

SAC305/SAC0307:

预热阶段:150-180℃,60-90秒,升温速率1.5-2℃/s。

回流阶段:峰值温度235-245℃,液相线以上时间30-90秒。

冷却阶段:降温速率3-5℃/s,确保焊点IMC层厚度控制在3-5μm 。

低温锡膏(Sn-Bi-Ag):

峰值温度150-160℃,液相线以上时间20-40秒,避免Bi元素析出导致焊点脆化。

3. 质量控制体系

首件验证:使用SPI检测锡膏厚度均匀性(±5%以内),AOI检查焊膏偏移(≤5μm)。

过程监控:每小时检测锡膏黏度(目标值±10%),每周清洁回流炉炉膛以减少氧化物积累。

可靠性测试:

高温高湿:85℃/85%RH环境下测试7天,绝缘阻抗>10⁹Ω。

温度循环:-40℃~125℃循环500次后,焊点电阻变化率<5%(如Alpha OM-362)。

供应链与成本管理;

 1. 供应商资质:

优先选择通过IATF 16949认证的厂商,确保材料批次稳定性。

要求提供锡粉颗粒度检测报告(IPC-TM-650 2.2.20)及SGS RoHS认证 。

2. 存储与使用:

锡膏需存储在2-10℃环境中,回温2-4小时后使用,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

开封后48小时内性能稳定 。

3. 成本优化策略:

消费电子采用SAC0307替代SAC305,可降低材料成本15%以上。

汽车电子通过批量采购可获得10%的价格折扣。

典型案例;

1. 汽车电子:

某车企采用贺力斯(SAC305)焊接车载压力传感器,经100万次模拟振动测试无开裂,售后故障率从15%降至5%。

2. 光伏逆变器:

国内某光伏企业高导热锡膏(添加石墨烯),功率模块工作温度降低15℃,年节省电费超200万元。

3. 智能手机:

SAC305在摄像头模组焊接中,BGA空洞率≤3%,支持3次回流焊,良率达99.7% 。

 

通过以上材料选型与工艺优化,可在符合RoHS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工业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高可靠性与低成本目标。

关键在于根据产品需求动态调整合金体系、工艺参数及供应链策略,确保质量与成本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