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温锡膏 Sn64Bi35Ag1 快速润湿 低温焊接 元器件保护型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11-11 
Sn64Bi35Ag1中温无铅锡膏是专为低温焊接场景设计的高性能焊料,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快速润湿能力、低温焊接特性和元器件保护功能上,尤其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电子设备和高密度封装工艺。
其技术特点与应用价值的详细解析:
材料特性与焊接性能;
1. 低温焊接能力
该锡膏的合金成分为Sn-64%、Bi-35%、Ag-1%,熔点为179℃ ,推荐回流峰值温度为200-220℃,较传统SnAgCu锡膏(熔点217℃)降低约50℃。
这一特性显著减少了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适用于热敏元件(如MEMS传感器、LED芯片)和柔性基板(如PI薄膜)的焊接,避免高温导致的器件损伤或材料变形 。
2. 快速润湿与优异流动性
通过优化助焊剂配方(如采用零卤激光助焊剂)和焊粉颗粒度(25-45μm球形粉末),Sn64Bi35Ag1锡膏在预热阶段即可快速激活,润湿角可低至15°以下,焊接时流动性极佳。
例如,在0.5mm间距QFP封装中,其桥连率可控制在0.1%以下,且激光焊接过程中无飞溅 ,确保高密度焊点的可靠性。
3. 焊点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
焊点经1000次冷热循环(-20℃至60℃)后电阻变化率小于3%,在85℃/85% RH潮热环境下绝缘电阻下降<10%,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和抗腐蚀性能。
此外,其抗坍塌性良好(印刷后8小时内形态稳定),适用于多工序分步焊接工艺。
工艺参数与设备兼容性;
1. 回流曲线优化
预热段:110-160℃,升温速率0.8-1.2℃/秒,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并挥发溶剂。
恒温段:140-172℃,持续50-90秒,平衡PCB各区域温度并减少热冲击。
回流段:峰值温度200-220℃,≥172℃的时间控制在60-90秒,确保焊料完全润湿并形成致密IMC层 。
冷却段:速率2-4℃/秒,快速凝固以细化晶粒结构,提升焊点机械强度 。
2. 设备与工艺适配性
该锡膏可兼容主流SMT设备,包括印刷机、贴片机和回流焊炉。
其触变性良好(粘度40-60 Pa·s),支持喷印、针转移、点胶等多种涂布方式 ,尤其适合激光焊接工艺(如汽车电子BMS模块的0.1mm引脚焊接),良率可达99.7%。
核心应用场景;
1. 消费电子与可穿戴设备
低温焊接特性可保护柔性显示屏、传感器模组等热敏元件。
例如,在智能手表的0.2mm焊盘焊接中,Sn64Bi35Ag1锡膏可避免传统回流焊对柔性基板的热变形,焊点抗弯曲次数从500次提升至2000次。
2. 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
适用于车载LED大灯、电机控制器等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
在新能源汽车BMS模块中,其低温焊接能力可减少对电池管理芯片的热损伤,同时通过10G振动测试(5-2000Hz)无脱落。
此外,其助焊剂残留物少且无腐蚀性,符合车载环境的长期稳定性需求 。
3. LED与光电子封装
针对LED球泡灯、显示屏等应用,该锡膏可在172℃实现低温焊接,避免高温对芯片荧光粉的损害。
例如,在COB直贴工艺中,其超细颗粒(5-15μm)可填满5-30微米的间隙,填充率超过98%,确保芯片与基板的紧密贴合。
4. 高频头与通信设备
由于Bi元素的加入,Sn64Bi35Ag1锡膏在高频信号传输中表现出较低的损耗,适用于5G基站射频模块等对信号完整性要求高的场景 。
行业标准与环保合规;
1. 认证与合规性
产品符合RoHS、无卤(卤素含量<1500ppm)等环保标准 ,并通过IPC-TM-650、JIS-Z-3283等国际规范测试。
部分供应商的产品还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SGS检测。
2. 存储与使用建议
存储条件:0-10℃冷藏保存,保质期3-6个月,使用前需在室温下回温4小时,避免直接加热。
印刷环境:温度20-28℃,湿度<60%,以保证锡膏的粘度稳定性和印刷精度。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1. 焊点脆性与长期可靠性
Bi元素的加入可能导致焊点在低温下(如-40℃)出现脆性增加的问题,因此在极端低温环境中需谨慎评估。
建议通过优化IMC层厚度(控制在3-4μm)和添加微量Ni、Co等增强相来提升焊点韧性。
2. 高温场景适用性
该锡膏的长期使用温度建议不超过100℃,在高温环境(如发动机舱)中需优先选择高温锡膏(如SnAgCu合金)。
3. 兼容性测试
对于新的PCB表面处理或特殊元器件,建议进行兼容性测试,以确保润湿性和焊点可靠性。
总结
Sn64Bi35Ag1中温锡膏凭借低温焊接、快速润湿和高可靠性三大核心优势,成为热敏元件保护、高密度封装和高精度焊接的理想选择。
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LED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RoHS、无卤标准的合规性,使其在绿色制造趋势下具有显著竞争力。
然

而,在极端环境或长期高温场景中,需结合具体需求与其他锡膏(如高温SnAgCu)配合使用,以实现最佳性能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