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如何判断焊锡膏的储存时间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返回列表

判断焊锡膏的储存时间需要结合 保质期标注、储存条件、外观状态及性能测试 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具体方法:

查看原厂标签与保质期

 1. 明确标注的保质期

焊锡膏出厂时会在包装(如锡膏罐)上标注 保质期( Shelf Life),通常为 未开封状态下的储存期限(常见为6-12个月,具体因品牌、型号而异)。

注意:保质期基于 规定储存条件(通常为 2-10℃冷藏、干燥、避光),若储存条件不达标,实际可使用时间会缩短。

2. 记录开封时间

开封后需在包装上注明 开封日期,并遵循厂家对“开封后使用期限”的建议(一般开封后常温下建议 12-24小时内用完,或冷藏密封下3-7天内用完)。

 评估储存环境是否达标

 储存条件是影响焊锡膏寿命的核心因素,重点检查:

 温度:是否长期在 2-10℃冷藏(非冷冻)?高温(>25℃)会加速助焊剂挥发、锡粉氧化,低温(<0℃)可能导致膏体固化分层。

湿度:环境湿度是否<60% RH?潮湿会导致焊锡膏吸潮,焊接时易产生气孔、飞溅。

密封性:未开封时包装是否破损?开封后是否及时密封(避免与空气长期接触)?

 外观与物理状态检查

 通过肉眼和简单操作判断是否变质:

 观察膏体状态

 正常:细腻均匀、无结块、无干粉析出、无明显分层(轻微沉淀可通过搅拌恢复)。

异常:出现 硬化结块、干燥开裂、大量液体析出(助焊剂分离),或颜色明显变深(氧化),说明已失效。

测试黏度与流动性

取少量膏体置于纸上,用刮刀轻推:正常焊锡膏应 手感顺滑、黏度适中,推开后边缘整齐、无严重塌陷或拉丝。

异常:黏度明显变稀(流淌)或变稠(推不动),说明助焊剂挥发或成分失效。

 性能测试(关键判断依据), 印刷/涂布测试

 用钢网印刷或手动涂布:正常焊锡膏应 填充均匀、边缘清晰、无漏印或粘连;若出现印刷后塌陷、图形模糊,可能是黏度不足或触变性变差。

焊接效果测试

取少量焊接样品,观察:

润湿性:焊料是否均匀铺展,焊盘与引脚是否完全润湿,有无虚焊、桥连、焊球等缺陷。

残留:固化后助焊剂残留是否正常(无大量发黑、结块或腐蚀性残留)。

若焊接不良率显著升高(如虚焊增多),即使未过保质期,也可能因储存不当导致性能下降。

回温时间是否合规

从冷藏取出后,是否按要求 自然回温2-4小时 再开封?未充分回温可能导致膏体冷凝水吸附,影响焊接质量(但此点不直接影响储存时间判断,需结合其他因素)。

 遵循“先入先出”原则与经验判断

 库存管理:按出厂日期排序,优先使用较早批次,避免超期囤积。

临界期处理:接近保质期或开封超过建议时间的焊锡膏,可先小规模试用,确认性能达标后再批量使用;若性能不稳定,直接报废。

 核心逻辑“保质期≠实际可用时间”——即使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若储存温度、湿度、密封性不达标,或开封后未及时用完,焊锡膏仍可能失效。

判断优先级:

原厂保质期标注 → 储存条件是否合规 → 外观与黏度是否正常 → 实际焊接效果是否达标。

 若对焊锡膏状态存疑最可靠的方式是联系供应商或参考其技术规格书(MSDS),避免因使用失效焊锡膏导致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