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温锡膏SAC305的焊接工艺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10-30 
中温锡膏SAC305(熔点217℃)的焊接工艺核心是精准控制回流温度曲线,配合前置印刷/贴装管控,最终实现光亮、无缺陷的焊点,具体步骤及关键参数如下:
前置准备:锡膏与钢网管控
1. 锡膏预处理
存储:必须在0-10℃冷藏,保质期6个月内(开封后12小时内用完)。
回温:从冰箱取出后,室温静置2-4小时(禁止加热回温),避免水汽凝结;手动搅拌5-8分钟(或自动搅拌3分钟),直至锡膏均匀无颗粒。
2. 钢网设计
厚度:常规PCB用0.12-0.15mm,精密元件(01005、0.3mm间距BGA)用0.10-0.12mm。
开口:尺寸比焊盘大5%-10%(如0.4mm焊盘开口0.42-0.44mm),避免少锡或桥连。
核心工艺:印刷→贴装→回流焊
1. 印刷工艺(关键控缺陷)
设备: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精度±0.01mm)。
参数:
刮刀压力:3-5kg/cm²(压力过小易少锡,过大易塌边)。
印刷速度:50-100mm/s(细间距元件放缓至30-50mm/s)。
刮刀角度:45°-60°(不锈钢刮刀优先,避免变形)。
检查:印刷后30分钟内完成检查,要求“无少锡、无桥连、锡膏成型饱满”,缺陷率需<0.1%。
2. 元件贴装
设备:贴片机吸嘴需匹配元件尺寸(如01005用0.3mm吸嘴),贴装压力20-50g(压力过大会压塌锡膏,导致桥连)。
精度:元件偏移量需≤焊盘尺寸的1/3(如0.4mm焊盘,偏移≤0.13mm),避免焊后虚焊。
3. 回流焊:温度曲线精准控制(核心环节)
回流焊分4个阶段,需严格匹配SAC305的合金特性,典型曲线参数如下:
阶段 温度范围 时间 关键要求
预热区 室温→150-170℃ 60-90秒 升温斜率≤2℃/s,避免锡膏飞溅
恒温区 150-170℃ 60-80秒 活化助焊剂,去除挥发物
回流区 170℃→245-255℃ 40-60秒 峰值温度≤260℃(超温易氧化),且≥217℃的时间需20-30秒
冷却区 255℃→室温 30-50秒 降温斜率≤4℃/s,快速凝固细化焊点晶粒
后处理:焊点检查与可靠性验证
1. 外观检查
焊点需“光亮无发黑、无针孔/空洞(空洞率≤10%)、爬锡高度≥焊盘高度的50%”,符合IPC-A-610 CLASS II标准。
2. 可靠性测试
常规:用ICT(在线测试)检测虚焊/短路,X射线检测BGA内部空洞。
严苛场景(汽车/医疗):需做-40℃~125℃热循环测试(1000次),焊点电阻变化率≤3%。
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
桥连(元件间连锡):降低印刷压力、缩小钢网开口、放缓贴装速度。
焊点发黑:缩短回流区峰值时间(≤50秒)、检查回流炉内氮气纯度(如需防氧化,氮气浓度≥99.99%)。
空洞:提高恒温区温度至160-170℃、延长恒温时间至80秒,去除锡膏内残留水汽。
上一篇:详解免清洗无铅锡膏高活性低残留电子元件焊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