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有铅锡膏成分详解:Sn-Pb合金配比及功能助剂组成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11-19 
有铅锡膏成分详解:Sn-Pb合金配比与功能助剂组成
有铅锡膏核心由Sn-Pb合金粉末(占比85-92%)和功能助剂体系(占比8-15%)构成,合金决定焊点基础性能,助剂保障印刷、润湿及焊接可靠性,二者协同满足SMT贴片工艺要求。
核心:Sn-Pb合金粉末配比与性能
Sn(锡)和Pb(铅)的配比直接影响熔点、流动性、焊点强度,主流配比遵循“共晶/近共晶”原则,兼顾工艺窗口与可靠性:
合金配比(Sn-Pb) 熔点范围(℃) 核心特性 适用场景
Sn63Pb37(共晶) 183(单一熔点) 流动性最优,润湿速度快,焊点光亮饱满,机械强度高 精密电子、医疗设备、高频电路,要求高可靠性场景
Sn60Pb40(近共晶) 183-190 成本略低,熔点区间窄,印刷稳定性好,适配批量生产 消费电子、家电控制板、普通PCB焊接
Sn50Pb50 183-214 熔点区间宽,耐高温性较好,焊点韧性强 工业控制板、大功率元件、高温环境应用
Sn40Pb60 183-235 铅含量高,熔点高,抗蠕变性优 户外电子、振动环境设备、老旧设备维修
关键特性说明:
共晶优势:Sn63Pb37为共晶合金,无固液共存区,焊接时快速熔融/凝固,减少虚焊、冷焊,焊点一致性最佳;
铅的作用:降低Sn的熔点(纯Sn熔点232℃),提升合金流动性,抑制焊点氧化,同时增强抗疲劳性;
粉末规格:球形度>98%,粒径多为T3/T4级(25-45μm),精细间距场景选用T5级(15-25μm),确保印刷填充性。
辅助:功能助剂体系组成与作用
功能助剂(俗称“助焊剂”)是有铅锡膏的“灵魂”,由多种成分复配,核心功能包括:印刷时提供粘性、焊接时去除氧化膜、冷却后形成保护膜。
1. 树脂体系(3-6%):粘性与成膜核心
主体树脂:松香类(天然松香、氢化松香)或合成树脂(丙烯酸树脂),占助剂总量50-70%;
作用:常温下提供粘性,固定元件防止位移;焊接后形成透明保护膜,隔绝空气防潮防氧化;高温下不碳化,残留量低。
2. 活化剂(0.5-2%):去除氧化膜关键
类型:有机酸盐(如己二酸、癸二酸)、卤素化合物(如氯化铵、溴化丁基)、胺类衍生物;
作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物质,快速去除Sn-Pb粉末表面及PCB焊盘的氧化膜(SnO₂、CuO),降低表面张力,促进焊料润湿铺展;
注意:卤素类活化剂活性强,但残留可能腐蚀,需控制用量(卤素总量<1500ppm)。
3. 溶剂体系(3-8%):调节粘度与挥发速率
类型:醇类(乙二醇、丙三醇)、酯类(乙酸乙酯)、松节油衍生物;
作用:溶解树脂、活化剂等成分,调节锡膏粘度(150-250Pa·s),适配印刷工艺;焊接时缓慢挥发,避免产生气泡(空洞),挥发残留<1.5%。
4. 触变剂(0.3-1%):保障印刷稳定性
类型:氢化蓖麻油、气相二氧化硅、EBS蜡;
作用:赋予锡膏“剪切变稀、静置变稠”特性(触变指数TI=2.0-3.5),印刷时易脱膜,静置时不塌陷、不流淌,适配钢网印刷批量生产。
5. 稳定剂与添加剂(0.1-0.5%):优化性能
稳定剂:酚类、胺类抗氧化剂,防止助剂氧化变质,延长锡膏保质期(6-12个月,2-10℃冷藏);
其他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提升润湿性)、防飞溅剂(减少焊接锡珠)、缓蚀剂(降低残留腐蚀性)。
成分协同作用原理;
1. 印刷阶段:触变剂+树脂提供稳定粘性,固定元件不位移,溶剂调节粘度确保印刷均匀;
2. 预热阶段:溶剂缓慢挥发,活化剂开始分解,树脂软化保持元件固定;
3. 焊接阶段:Sn-Pb合金在183-235℃熔融,活化剂彻底去除氧化膜,焊料快速润湿焊盘并铺展;
4. 冷

却阶段:合金凝固形成致密焊点,树脂固化形成保护膜,稳定剂防止焊点氧化。
上一篇:针筒装植锡膏 手机维修CPU主板 高导电无卤锡浆
下一篇:详解有铅锡膏的焊接温度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