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无铅锡膏vs有铅锡膏:性能差异与适用场景对比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返回列表

无铅锡膏(以Sn-Ag-Cu、Sn-Bi系为主)与有铅锡膏(以Sn-Pb系为主)的核心差异在于环保合规性、熔点及力学可靠性,适用场景需结合“环保要求”“产品可靠性需求”“工艺适配性”三者综合判断。

核心性能差异对比(典型体系)

性能指标 主流无铅锡膏(SAC305:Sn96.5Ag3Cu0.5) 传统有铅锡膏(Sn63Pb37) 关键差异分析 

环保合规性 符合RoHS、REACH等法规(铅含量<1000ppm) 含铅量37%,不符合环保法规 无铅是全球电子制造业强制趋势 

熔点 217-220℃ 183℃ 无铅熔点高34℃,对工艺和元件耐热性要求更高 

焊接强度 抗拉强度45-55MPa;剪切强度28-30N/mm² 抗拉强度40-48MPa;剪切强度25-27N/mm² 无铅强度略高5%-15%,但脆性更强 

延伸率 6%-8% 15%-20% 有铅韧性远优于无铅,抗冲击/振动性更强 

焊接性 润湿性较差(易氧化),需助焊剂活性更高 润湿性极佳,焊接窗口宽 有铅焊接工艺容错率高,无铅需优化助焊剂/氮气保护 

耐温性 耐高温软化能力更强(热变形温度更高) 120℃以上易软化 无铅更适应高温工作环境 

成本 原材料(Ag)成本高,整体价格为有铅的2-3倍 铅价低,成本优势明显 有铅在豁免场景下成本优势显著 

长期可靠性 焊点易形成“ whisker(锡须)”,高温下IMC层增长快 无锡须风险,IMC层稳定 有铅长期可靠性更优,无铅需通过工艺控制风险 

适用场景对比;

 1. 无铅锡膏:强制/优选场景

 主流消费电子:手机、电脑、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

核心原因:需满足全球RoHS、中国CCC等环保法规,且SAC系无铅锡膏的强度和耐温性可覆盖消费电子的常规使用需求。

汽车电子:车载中控、雷达、新能源汽车BMS等。

核心原因:环保法规强制要求,且SAC系无铅锡膏的耐高温、抗老化性适配汽车宽温域(-40℃~125℃)工作环境。

医疗电子:监护仪、医疗传感器等。

核心原因:欧盟CE、美国FDA等法规对铅含量严格限制,且无铅焊点的稳定性可满足医疗设备长寿命需求。

热敏元件焊接:柔性PCB(FPC)、LED灯珠、精密传感器等。

核心原因:可选用Sn-Bi系低温无铅锡膏(熔点138-170℃),避免高温导致元件/基板变形、损坏。

 2. 有铅锡膏:仅限豁免/特殊场景

 军工/航空航天电子:导弹导航模块、卫星电路板等。

核心原因:部分国家对军工产品豁免RoHS,有铅锡膏的高韧性、无锡须风险及成熟工艺更适配极端环境(高振动、长寿命)可靠性要求。

维修/翻新领域:老旧电子设备(如老式打印机、工业机床控制器)的焊点修复。

核心原因:维修成本低,且旧设备本身无环保合规要求,有铅锡膏润湿性好,易实现补焊。

非出口低端电子产品:部分内销的廉价玩具、简易充电器等。

核心原因:成本敏感,且国内对部分低端产品环保要求有过渡期,有铅锡膏可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选择逻辑;

 1. 先看环保合规:若产品需出口(尤其是欧盟、北美、日韩),或需通过RoHS、CCC认证,必须选无铅锡膏;仅内销且无合规要求的低端产品可考虑有铅。

2. 再看可靠性需求:

若产品需耐受高温、振动(如汽车、工业设备),优先选SAC系高温无铅锡膏;

若产品为热敏/精密元件(如穿戴设备、FPC),选Sn-Bi系低温无铅锡膏;

若为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产品(军工、航天),在豁免范围内可选Sn63Pb37有铅锡膏。

 3. 最后看成本与工艺:有铅锡膏成本低、焊接容错率高,但环保受限;无铅锡膏成本高,需优化助焊剂、回流焊温度曲线(避免PCB变形),但符合行业趋势。

 总结

无铅锡膏:是全球电子制造业的主流选择,核心优势是环保合规,性能可覆盖90%以上的民用、工业场景,唯一短板是成本和工艺要求更高。

有铅锡膏:仅在环保豁免的特殊领域(军工、维修)有不可替代性,核心优势是韧性好、成本低,但已被绝大多数消费/工业产品淘汰。